乌拉溪铝质A型花岗岩:松潘—甘孜造山带早燕山期热隆伸展的岩石记录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乌拉溪铝质A型花岗岩:松潘—甘孜造山带早燕山期热隆伸展的岩石记录

引用
乌拉溪岩体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南段,江浪穹隆北部.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岩体年龄为159.31 ±0.9Ma.岩石中出现含钙钠长石和铁叶云母等A型花岗岩典型矿物;岩体具有高SiO2、Na2O和K2O含量,高FeOt/MgO、Ga/Al比值,以及低TiO2、CaO和MgO含量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右倾海鸥型,Eu负异常明显;微量元素富含Rb、Nb和Ga等高场强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显示出Ba、Sr、P和Ti亏损;岩体中锆石的古核稀少,锆石饱和温度计算显示岩体成岩温度很高(变化在967~984℃之间);岩体还相对富铝,A/CNK=0.97~ 1.27,分布比较集中,都大于0.95,过碱指数(NK/A =0.74 ~0.91)较低,均在1之下.以上特征表明乌拉溪二云母花岗岩为铝质A型花岗岩.锆石n(176Hf)/n(177 Hf)比值变化于0.282228 ~ 0.282749,平均值为0.282586,fLu/Hf为-0.99~-0.10,平均值为-0.90,εHf(t)绝大多数为负值,变化于-15.88 ~ 1.77之间,平均值为-3.14,说明岩石形成是壳源物质占主导地位,可能为江浪穹隆核部元古宙变质核杂岩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本文认为乌拉溪二云母花岗岩形成于陆—陆碰撞之后的伸展环境,是甘孜—松潘造山带在燕山早期增厚的地壳因伸展松弛而发生减压熔融的产物.

铝质A型花岗岩、热隆伸展、松潘—甘孜造山带、锆石、LA-ICP-MS定年

60

P54;P6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90460402;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远景调查项目1212011120603

2014-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348-36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地质论评

0371-5736

11-1952/P

60

2014,60(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