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寨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发生机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321/j.issn:0371-5736.2007.05.014

头寨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发生机制

引用
头寨滑坡方量约900×104m3,其中400×104m3滑离源区;后缘到堆积体前缘的斜长、水平投影及高差分别为3423 m、3330 m和763 m,平均坡降13°.堆积体主要由玄武岩碎屑和粘土矿物组成,级配不连续,无分选,空间变化不显著.1.5~5 m的巨块石、20 cm以下的碎块石-粉砂粒和以粘土矿物为主的层状硅酸盐分别占堆积物的10%、81%和9%.滑床基岩为无斑玄武岩,滑床纵断面从上向下由倾角分别为48°、38°和15°的三段组成,第一段为主滑带.该滑坡是介于典型岩滑和典型土滑之间的风化玄武岩滑坡,是岩体长期演化的结果.以杏仁状玄武岩薄层为基础发育的破劈理化层间错动带是主滑带雏形,而以侧向卸荷为基础的物理-化学耦合风化最终使其转变为松散的易滑介质.褶皱运动产生的构造裂隙与柱状节理的叠加使滑体玄武岩呈现碎裂-镶嵌结构,而沿结构面发生的化学风化形成的腐岩壳使岩体进一步转变为"石夹土"结构,加剧了坡体的时效变形.坡体滑出源区碰撞解体后,来自腐岩壳、具有润滑和密封功效的以粘土矿物为主的细粒组分弥漫于核心石之间,不仅使土石集合体呈现流体特性,而且还使其在进入地效区后能够暂时封闭其下方空气,实现其在气垫上的远程滑移.风化过程及其产物对滑坡的发生及滑体的高速远程滑移均起到了关键性的控制作用.

头寨滑坡、玄武岩、岩体演化、化学风化

53

P5(地质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2159;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项目20060674009;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D0016M

2007-11-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691-698,插7-插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地质论评

0371-5736

11-1952/P

53

2007,53(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