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0563-5020.2005.03.012
砂岩中的凝灰质填隙物分异特征及其对油气储集空间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二叠系为例
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溶蚀实验等多种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二叠系砂岩填隙物进行了成份和成岩演化分析,认为砂岩中的填隙物主要为凝灰质填隙物,而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粘土矿物.在有残余粒间孔隙或裂缝沟通的较开放性水环境里,凝灰质填隙物蚀变程度强,Si、Al、K、Na及Ca等离子因活性不同而发生分异,蚀变为"脏"高岭石及硅质团块等产物;封闭环境下,凝灰质填隙物保存完好,偏光显微镜下显示出似非晶态波状消光,活性强的K、Na元素含量仍然很高.凝灰质填隙物分异过程中,可以产生一定数量的溶蚀孔隙及晶间孔隙,砂岩储集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对声波时差异常带砂岩进行大量的铸体薄片观察,证实了本区砂岩粒间溶蚀孔隙发育,凝灰质填隙物发生了强烈溶蚀.综合分析26口井的资料,发现垂向上凝灰质填隙物溶蚀强度呈箱型展布,箱内"脏"高岭石及溶蚀孔隙发育,箱顶部凝灰质填隙物含量高,保存好,并缺少"脏"高岭石团块出现.
凝灰质填隙物、分异、孔隙、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二叠系砂岩
40
TE122.2(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G19990433;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
2005-08-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429-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