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0563-5020.2000.04.005
西南极利文斯顿岛晚三叠世遗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
西南极利文斯顿岛晚三叠世迈尔斯陡崖组形成于海底浊积扇中扇的上、下部分,发育着许多海相遗迹化石.在采集到的样品中鉴定共有15个遗迹属、16个遗迹种,其中有10个可以鉴定到遗迹种、两个比较种,4个只鉴定到遗迹属,未鉴定到遗迹种;并建立了1个新遗迹属及新遗迹种是文献中从未发现的.除新遗迹属种外,其余14个遗迹属,15个遗迹种都曾经在深海相浊积岩内发现过,Belorhaphe、Glockerichnus、Lophoctenium、Rhabdoglyphus、Paleodictyon、Sublorenzinia、Spirophycus、Strobilorhaphe、Tuberculichnus、Cochlichnus等属于浊流前产生在深海相泥岩内的高度分异的雕画迹(Graphoglyptida),它们产于泥岩却保存为上覆砂岩底面的铸型凸起.Fucusopsis和Neonereites却产生在砂岩内代表浊流后形成的沉积后遗迹组合.这些遗迹化石属深水的Nereites遗迹相,为研究区的沉积环境增添了可靠依据.
遗迹化石、晚三叠世、利文斯顿岛、西南极
35
Q91(古生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673176;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98-927-01-06;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项目KZ95-A1-205-02
2005-09-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42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