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253-4967.2019.06.011
基于时序InSAR的海原断裂带形变特征及运动学参数反演
文中利用 2003—2010 年 2 个轨道上的 Envisat ASAR长条带雷达数据,采用 PSInSAR 时序处理方法,获取了海原断裂带毛毛山—老虎山段及狭义海原断层段(1920年 8.5 级地震破裂带)的InSAR视线向平均形变速率场,发现南、北2盘的形变速率场存在明显差异,与海原断裂带左旋走滑的运动特征相符.通过对老虎山段进行高密度跨断层形变速率剖面分析,确定老虎山段的蠕滑长度约1 9km.基于二维反正切模型对InSAR形变剖面进行了拟合,获得了海原断裂带不同位置的断层闭锁深度及深部滑动速率.结果表明,老虎山段的滑动速率自西向东逐渐减小,由西段的 7.6mm/a减小至最东端的4.5mm/a;老虎山西段与中段处于闭锁状态,西段的闭锁深度为 4.2~4.4km,中段的闭锁深度为6.9km,而老虎山东段的闭锁深度<1 km,即浅地表存在蠕滑现象,蠕滑速率为 4.5~4.8mm/a.1 920年海原断裂带破裂段整体处于闭锁状态,滑动速率与闭锁深度自西向东均逐渐增加,滑动速率由西段的 3.2mm/a 增加至东段的 5.4mm/a,闭锁深度由西段的 4.8km 增加到东段的7.5km.文中的研究结果细化了对海原断裂带不同段的滑动速率和闭锁深度的认识,并为探讨断裂带不同段的应变积累状态及区域地震危险性评估提供参考信息.
海原断裂带、时序InSAR、断层闭锁深度、滑动速率
41
P315.2(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
2020-03-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6页
1481-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