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253-4967.2013.02.019
汶川地震后中下地壳及上地幔的粘弹性效应引起的应力变化与芦山地震的发生机制
采用多层粘弹性模型计算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Mw7.9地震对周围地区尤其是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影响,结合地震活动性分析,探讨了2013年4月20日芦山Mw6.6地震的发生机制,并对沿龙门山断裂带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之间的地震空段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由于下部地壳及上地幔的粘弹性效应,芦山地震震源处对应的汶川地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CFS)为-0.1bar以下量级,其后随时间逐渐增加,在芦山地震前增加到了0.4bar(有效摩擦系数为0.4)或0.6bar(有效摩擦系数为0.2)以上.这表明,芦山地震的发生与汶川地震的非弹性触发密切相关.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之间的地震破裂空段存在1970年大邑M6.2地震的库仑应力阴影区(下降区),汶川地震及芦山地震未能使阴影区发生根本变化,因此,如没有其他不可知因素,该空段短期内整体发生破裂,引发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汶川Mw7.9地震、芦山Mw6.6地震、库仑应力、地震活动
35
P313(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LED2011B06
2013-08-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41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