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253-4967.2012.01.004
龙门山断裂带地壳密度结构
研究龙门山及邻区地壳密度结构对于认识该地区地震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龙门山及邻区( 100°~105°E,28°~33°N)的布格重力异常资料,选取了跨越龙门山断裂带的6条重力测线,在深地震测深资料约束下,使用Geosoft软件分别反演出了龙门山地区地下的沉积层、康拉德界面和莫霍面的深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两侧的地壳结构明显不同,西面高原地区沉积层较薄,大部分为基岩出露;而东边盆地沉积层明显较厚,多在6km以上.莫霍面和康拉德面在两侧均相对平缓,康拉德面从东部的大约24km增加到青藏高原山区的35km左右;莫霍面深度从东部盆地的大约42km增加到西部青藏高原的67km左右.龙门山断裂带整体表现为一条近SN向的陡变重力梯度带,并在其地壳内各界面均发生错断,莫霍面和康拉德面错断距离分别达6 ~ 7km和3~ 5km.该区地壳的这种陡变和不均匀性是导致地震活动性强烈的主要原因之一.
汶川地震、龙门山断裂带、重力反演、地壳密度结构、莫霍面
34
P315.2(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7CB2096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27001,44704073,44704074;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科研专项基金20070489001
2012-06-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