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部制衡:明代吏部侍郎政治角色演变探析
明代专制皇权空前加强.朱元璋废丞相、权归六部,永乐间设置内阁,皇权之下,以吏部为首的六部与内阁在朝堂上互争雄长.吏部侍郎的政治角色亦随之不断变化.明初,皇帝大权独揽,吏部、内阁在其控御之下各司本职,故吏部侍郎凭借职务之便多有直接继任该部尚书者.正统后,皇帝惩三杨在阁时权势过盛,重吏部以制衡之,吏部尚书成为事实上的外廷之长.但吏部侍郎地位却未随之提升,故与该部尚书实际差距日渐扩大,从而逐渐丧失继任该职的可能.与此同时,皇帝为防范吏部权重,又以擢升吏部侍郎入阁来加强内阁对吏部要务的参预,以维持阁部平衡.吏部侍郎政治角色的变化,清晰地反映出明代皇帝通过平衡阁部权势以确保皇权至上的政治现实.
明代、吏部尚书、内阁、吏部侍郎、政治角色
41
K248
本文系山东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明清之际渤黄海海域的海上势力与东亚秩序”;系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山东师范大学“中外关系史创新团队”阶段性成果
2020-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1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