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的地位、影响与历史诠释
《中庸》一般认为是子思所作.“中庸”的思想传承有自,《周易》中的中道、中行、中正观念,《尚书》的“执中”观念都可视为中庸思想的渊源,一直到孔子以中庸为至德,提出“执两用中”的思想,中庸开始明确成为一种实践的智慧.到了汉唐时期,郑玄以“用中”解释中庸,从德行论角度诠释中庸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何晏、戴颗、梁武帝等人开始以《中庸》为载体寻求儒学与道家、玄学、佛学会通的可能.唐代讨论《中庸》集中于“诚明论”,不过李翱开始注意到关于“性情”的人性论问题,刘禹锡从境界方面理解《中庸》,为宋代《中庸》诠释开了先河.北宋智圆以佛教中道思想理解《中庸》,契嵩认为《中庸》的主要思想是性命之说,“性命说”对理学家产生了影响.宋代统治者也极为重视《中庸》,他们从为政方向认识《中庸》,意在阐扬其中的治国理政思想.道学家的《中庸》诠释贯穿了宋元明清四代,朱子成功促进了儒学从五经到四书研究的转变.朱子认为四书是儒学的精华,他继承二程的理学思想,为《中庸》学开了新的方向,即《中庸》诠释中的心性之学和以“道心惟微”为核心的道统论.《中庸》诠释史,大致经历了德行论、为政论、性情功夫论和道统论四个阶段.
《中庸》、德行、为政、性情、道统
39
B222(先秦哲学(~前220年))
2018-12-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