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体性”理念对制度差异的消弭作用——以合作社制度目标与实效差异为研究视角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行对于促进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假合作社现象”等问题的突显,法律制度目标与实效之间表露出越来越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对于合作社自身、农村经济发展、法的大众信仰等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寻求消弭差异的方法具有巨大的现实价值.有鉴于中国合作社特有的“人合性”与“舶来性”的属性角力是制度目标与实效产生差异的成因,将“主体性”理念运用于立法实践以期可调和二者的矛盾,因为“主体性”理念既强调对于法律调控对象的尊重,贴合“人合性”需求,同时,亦是立法者对于现实环境的审慎思考,符合移植制度本土化规律,可应对“舶来性”特征,故而具备消弭差异的可能性.通过实证调研也验证了此理论的现实价值与用作.
合作社法、人合性、舶来性、主体性
39
D922.4(中国法律)
2018-06-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76-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