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122/j.issn.1673-4254.2024.01.14
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通过控制炎症和氧化损伤减少M1型小胶质细胞并促进H2O2处理后PC12细胞的存活
目的 探究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MSCs-exo)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潜在修复作用.方法 从大鼠鼻黏膜中分离培养EMSCs,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鉴定.采用超速离心法获取EMSCs-exo,并通过透射电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利用差速贴壁法纯化小胶质细胞,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鉴定.根据BCA法测得的蛋白浓度对EMSCs-exo进行定量分析.设置对照组、含100 μg/L脂多糖(LPS)的组和含LPS及37.5 mg/L或75 mg/L EMSCs-exo的组对小胶质细胞进行处理.设置对照组、含400 μmol/L H2O2的组和含H2O2及37.5 mg/L或75 mg/L EMSCs-exo的组对PC12细胞进行处理.通过Western blot和qRT-PCR测定小胶质细胞各组Arg1和iNOS蛋白和mRNA表达量.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上清中IL-6、IL-10和IGF-1的浓度.通过CCK-8和Annexin V-FITC/PI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PC12细胞各组的活力和凋亡情况.结果 免疫荧光染色显示EMSCs高表达标志物Nestin、CD44、CD105、Vimentin.透射电镜显示EMSCs-exo呈典型的杯状结构,NTA显示其平均粒径为142 nm,Western blot显示其表达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CD81、TSG101,不表达Vimentin.当小胶质细胞在LPS环境中时,75 mg/L的EMSCs-exo能够有效提高其Arg1蛋白量、降低iNOS蛋白量(P<0.05),且相比于37.5 mg/L的浓度,其更能有效提高其Arg1 mRNA水平和IGF-1、IL-10(P<0.05)的生成,降低iNOS mRNA水平和IL-6的生成(P<0.05);也更有效促进H2O2环境中PC12细胞的存活,降低凋亡率(P<0.05).结论 75 mg/L的EMSCs-exo在体外有效减少M1型小胶质细胞比例,减轻氧化应激下的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元存活,因此在控制脊髓继发性损伤中具有一定应用潜能.
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小胶质细胞、炎症、氧化应激、脊髓继发性损伤
44
R735.2;R329.24;R285.5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项目;江苏大学临床医学科技发展基金项目;镇江市卫健委金山医者人才项目;江苏省高层次卫生人才六个一工程拔尖人才科研项目;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
2024-0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1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