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断裂带深部构造和物性分布的分段特征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龙门山断裂带深部构造和物性分布的分段特征

引用
根据龙门山断裂带周边的固定数字地震台网和流动地震观测获得的宽频带地震记录,用多种地震学方法研究该地区的地壳上地幔结构.深部结构研究表明,龙门山断裂带物性分布具有显著的分段特征.用远震接收函数H-k叠加方法计算了各个台站的地壳厚度和波速比.地壳厚度总体变化是,地壳从东向西增厚,最小厚度为37.8 km,最大厚度是68.1 km.从东南向西北横跨龙门山断裂带的地壳急剧增厚,从41.5 km增厚至52.5 km.但是,龙门山断裂带两侧地壳厚度的差异在断裂带的南段和北段是不同的.在南段,地壳厚度急剧变化的分界线在中央断裂附近;在中段,分界线在后山断裂附近;在北段,则断裂带两侧地壳厚度差异很小.泊松比的空间分布是,松潘-甘孜地体北部和西秦岭造山带具有低泊松比(ν<0.26),扬子地台具有低-中泊松比(ν<0.27),松潘-甘孜地体南部、三江褶皱带和四川盆地具有中-高泊松比(0.26<ν<0.29).除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及其附近,大部分地区均不具有超高的泊松比(ν>0.30).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地壳具有高泊松比(ν>0.30),而北段地壳则为中-低泊松比.高泊松比可以看成是铁镁质组分增加和/或部分熔融的证据,表明那里的下地壳部分熔融是可能的.松潘-甘孜地体东南部地区的下地壳处于富含流体或温度较高的部分熔融状态,它有助于青藏高原的下地壳物质向东运动.青藏高原东部中、上地壳向东运动受刚性强度较大的扬子地台的阻挡,沿龙门山断裂带产生应变能积累.当应变达到临界值,发生急剧的摩擦滑动,释放积累的应变能,产生汶川Ms 8.0地震.汶川地震在龙门山断裂带不同地段,表现出不同的破裂特征和余震分布,可能与断层带的分段深部构造差异有关.

龙门山断裂带、地壳厚度、泊松比、远震接收函数、汶川Ms8.0地震

17

P315.3(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21160511;407744037;403340411;国家科技专项Sinoprobe-2

2010-1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28-14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地学前缘

1005-2321

11-3370/P

17

2010,17(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