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中的黄土地震灾害问题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321/j.issn:1005-2321.2001.01.035

西部大开发中的黄土地震灾害问题

引用
@@黄土是一种多孔隙弱胶结的第四纪沉积物,它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和南美等地,涉及中国、前苏联、法国、德国、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墨西哥和美国等许多国家。在我国,黄土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和河北诸省区,在东北和新疆也有少量黄土分布,覆盖面积达64万km2,约占我国领土面积的6.6%,占世界黄土覆盖面积的49%。特别是我国西北地区,黄土分布广,厚度大,地层完整,地貌类型多而复杂,为世界上黄土最为发育的地区。   由于黄土微结构所具有的独特动力性质,使其表现出很高的地震易损性。在中国中西部黄土地区,历次强震(Ms≥8:6次,Ms≥7:22次,Ms≥6:52次)都曾引起过严重的地震滑坡、震陷和液化等黄土地震灾害,人口伤亡达百万人以上。甚至一些小的地震也在震中区和丘陵地带引起许多房子和黄土窑洞变形和倒塌(例如1986年运城3.1~3.7级地震群)。在前苏联,1989年塔吉克5.5级地震曾引起饱和黄土层广泛液化导致大规模泥流,掩埋村庄, 造成220人死亡。在美国中东部黄土地区,1887—1888年的 新马德里7.8级地震曾引起大面积液化,地面沉降,密西西比河水灌入,形成大湖。这些震害实例均表明,地震滑坡、液化和震陷是黄土地区三大地震岩土灾害,而且,在中强地震作用下即可触发成灾。   目前我国的震害现场调查和现场与室内试验、计算分析结果已表明,黄土地区的地震动衰减较非黄土地区慢,即一次地震的影响范围和致灾范围更大;黄土典型地貌(塬、梁、峁、斜坡、阶地等)对地震动具有更大的放大作用,一般放大倍数在1.2~2.4之间,地震烈度可增加1~2度;引起滑坡、震陷和液化的最小致灾地震动强度也低于其它土类(表1所示),而最大致灾距大于其它土类(表2和表3所示)。

西部大开发、黄土地区、地震动衰减、液化、覆盖面积、黄土分布、地震滑坡、震陷、前苏联、黄土地震灾害、第四纪沉积物、最大致灾距、黄土微结构、地震易损性、地震动强度、中国、震害、现场调查、西北地区、土类

8

P31;TU4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12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地学前缘

1005-2321

11-3370/P

8

2001,8(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