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267x.2015.09.031
外源性复合酶制剂对体外瘤胃发酵及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剂量的外源性复合酶制剂对体外瘤胃发酵以及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体外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在培养底物中添加0(对照)、0.5、1.0和2.0 g/kg的复合酶制剂,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培养48 h,测定底物的营养物质降解率、微生物蛋白( MCP)产量及体外发酵参数. 动物试验利用高产荷斯坦奶牛开展,选择80头产奶量和泌乳天数接近的经产奶牛,分为4组,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相同胎次的牛随机分配到各组中,分别饲喂0(对照)、10、20和40 g/(头·d)的复合酶制剂,试验期56 d. 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底物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体外48 h总产气量、总挥发性脂肪酸( TVFA)浓度和各挥发性脂肪酸( VFA)含量(除异戊酸含量外)没有显著影响( P>0.05) ,但显著影响发酵液pH( P=0.04). 随复合酶制剂添加量的增加,乙酸含量呈线性增加的趋势(P=0.10),丁酸含量呈线性下降的趋势(P=0.07). 复合酶制剂的添加显著提高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 P<0.01) ,而且发酵液MCP产量随复合酶制剂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7). 动物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产奶量没有显著影响( P>0.05) ,但40 g/(头·d)组产奶量和4%校正乳产量在数值上最高,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4和2.6 kg/(头·d). 除非脂固形物率外,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乳成分含量及产量没有显著影响( P>0.05) ,但10 g/(头·d)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在数值上最高,分别比对照组高0.25和0.01个百分点,且该组奶牛的非脂固形物率显著高于其他组( P=0.04). 由以上2部分试验结果可见,添加外源性复合酶制剂会影响体外瘤胃发酵和营养物质的消化并潜在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乳成分含量,且与复合酶制剂的添加量有关,综合考虑,推荐饲喂量为10 g/(头·d).
酶制剂、体外瘤胃发酵、产奶性能、奶牛
27
S816.7;S823(普通畜牧学)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面上项目KM201510020006;北京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奶牛创新团队项目
2015-09-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911-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