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蚶幼贝对筒柱藻滤食效应的初步研究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和“捕食者-猎物”的捕食模型,研究了黑暗条件下魁蚶(Anadara broughtonii)幼贝对筒柱藻(Cylindrotheca fusiformis)的滤食效应,测定了5种藻液浓度(30×107~150×107 cells/L)及4个温度梯度(10℃、15℃、20℃和25℃)下魁蚶对饵料生物的滤食能力、功能反应类型和滤藻效应特征,并分别建立Holling圆盘方程.同时研究了水温20℃时魁蚶个体间的滤食干扰反应,建立了藻液浓度和魁蚶自身密度的联合反应方程.实验发现,水温20℃条件下,魁蚶幼贝对筒柱藻的平均滤食速率随着藻液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P<0.05),且0~4h时段内的滤食速率显著高于其他时段.魁蚶滤食筒柱藻的功能反应属Holling-Ⅱ型,拟合圆盘方程为Na=1.0195N0/0.002039N0,滤食功能系数为1.019 5,极限法推出壳长30 ~ 35 mm的魁蚶对筒柱藻的日均最大滤食量约为500×107 cells/L;10~ 25℃条件下,魁蚶的平均滤食速率和滤食功能反应系数随温度升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并于20℃时达到最大值,推测20℃是其最佳摄食温度.魁蚶的滤食效应存在较强的个体间干扰反应,平均滤食量和滤食作用率均随幼贝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且魁蚶滤食筒柱藻的功能反应与幼贝密度的关系可用幂函数方程E=0.730 8P-1.068表示,由此建立了魁蚶幼贝密度与筒柱藻藻液浓度之间的联合反应方程Na=0.7451P-0.0684N0/1-0.0020N0.结果表明,水温20℃时,魁蚶幼贝具有较强的潜在滤食能力,其平均滤食量和滤食作用率与幼贝密度间存在明显的“负密度效应”特征.
魁蚶、筒柱藻、滤食效应、温度、黑暗条件
51
Q958(动物学)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o.201305043,201405010;
2016-07-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66-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