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类动物道路致死特征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859/j.cjz.201506006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类动物道路致死特征分析

引用
为了解旅游道路交通导致的两栖类致死效应,于2007 ~ 2014年在环绕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长白山旅游公路(环区公路)、头道环区公路以及白山公路分别选取1条样线,采用直接计数法统计了交通致死的两栖类种类、数量,以及致死个体处于交通路段的位置,共统计257次,累计调查样带总长2 441km.道路致死两栖类种类有5种,累计致死个体数为7 910只,平均致死率为3.34只/km.最容易致死的两栖类动物是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东方铃蟾(Bombina orientalis)、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这3种动物占到致死总数的96.36%;经Moses Test检验,白山公路的致死率、头道公路的致死率及环区公路致死率均与对照土路致死率差异显著(白山公路:n=67,P=0.000;头道公路:n=76,P=0.000;环区公路:n=164,P=0.000).白山公路与头道公路两栖类致死率差异显著(n=93,P=0.010),白山公路与环区公路的两栖类道路致死率差异显著(n=181,P=0.000);头道公路与环区公路的两栖类道路致死率差异显著(n=190,P=0.000).两栖类道路致死高峰期在8月份,其次较集中出现在4~6月的繁殖期.从公路年度致死变化来看,2007 ~ 2014年期间除了中国林蛙和中华蟾蜍致死率呈小幅波动外,其他种类致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只有日本树蟾(Hyla japonica)年度致死率差异显著(Kruskal Wallis Test:x2=18.031,df=7,P=0.012);不同月份中华蟾蜍(Pearson:R=0.939,n=7,P=0.002)、中国林蛙(Pearson:R=0.912,n=7,P=0.004)、日本树蟾(Pearson:R=0.904,n=7,P=0.005)致死率与交通量显著相关.本研究认为,两栖类的道路致死率与两栖类种群大小、种群密度、生活史及交通量等都存在显著相关性.

道路致死、两栖类、交通量、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道路生态学

50

S863(狩猎、野生动物驯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670389,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No.2010 318 221 009,吉林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No.201205039,吉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40101019JC

2015-12-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866-87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动物学杂志

0250-3263

11-1830/Q

50

2015,50(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