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群落演变与成因分析
该文综合滇池大型无脊椎动物的历史资料,并结合2009-2010年的现场调查数据,对其群落演替进行了研究,并对群落衰退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物种数下降明显,由20世纪80年代的57种降为现在的32种,群落的物种损失率高达44%.其中软体动物损失率高达75%:其次是水生昆虫(39%).滇池全湖底栖动物密度为1 776 ind/m2 (其中寡毛类1 706 ind/m2; 摇蚊科68 ind/m2).近20年滇池全湖底栖动物的丰度比较发现,寡毛类的密度和生物量呈一种先急剧上升,而后明显下降的过程,而摇蚊科的密度和生物量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寡毛类中的耐污种相对丰度增加,如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成为绝对优势种,其平均相对丰度达到了74.1%.摇蚊科相对丰度减少,以前广泛分布的异腹鳃摇蚊(Einfeldia sp.)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羽摇蚊(Chironomus plumosus)、细长摇蚊(Ch.attenuatus)、中国长足摇蚊(Tanypus chinensis)等耐污种; 软体动物种类变得单一,许多高原湖泊特有的软体动物均已消失,螺蛳(Margarya melanioides)、牟氏螺蛳(M.mondi)、光肋螺蛳(M.mansugi) 在2009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了极危物种,滇池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dianchiensis)也被列入了濒危物种.滇池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尤其是草海物种多样性从20世纪50年代的2.70降到现在的0.30.半个多世纪以来总氮、总磷与物种数和多样性呈现显著负相关.底栖动物群落衰退的成因主要是生境破坏、水质恶化、蓝藻爆发、沉水植物消失、种质库匮乏等.
滇池、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演变、成因分析
32
Q959.1(74);Q958.1;X174(74)(动物学)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102-005;2008ZX07105-004;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2-YW-426;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FB16
201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1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