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氏囊病的防控免疫
(一)流行特点<br> 鸡是IBD病毒的主要宿主,火鸡也可感染,鸭可感染并有分离出病毒的报道,鹌鹑和鹅在接种IBDV后的6~8周,既无症状也无抗体应答,各种哺乳动物都能抵抗本病。本病以3~6周龄的雏鸡最易感,成鸡和10日龄以下的雏鸡很少感染。一年四季均可见其流行。病鸡是主要传染源,可通过污染物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本病潜伏期短,呈尖峰式死亡,感染2~3d即可出现临床症状,3~5 d达到死亡高峰,5~7 d死亡减少。母源抗体低的鸡可于1周内发病,有母源抗体的鸡多在母源抗体下降至低水平时易感,在1:8以下时感染发病。病鸡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病鸡是主要传染源。可通过直接接触和污染了IBDV的饲料、饮水、垫料、尘埃、用具、车辆、人员、衣物等间接传播,老鼠、甲壳虫也可间接传播,采集发生IBD8周后的鸡舍甲壳虫,喂鸡后易感鸡可发生IBD,本病不仅可以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种蛋传播。痊愈后的鸡12 d后鸡体内分离不到IBD病毒,但是被病毒污染的羽毛中病毒可存活3~4个月,污染环境中的病毒可存活122 d。各品种鸡均可感染,来航鸡及白羽蛋鸡易感,肉鸡饲养7~8周时,如感染发病,受害也较为严重。集约化养鸡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近年一些省份的鸡场,在5~8月份形成发病高峰。在卫生条件差,雏鸡饲养密度高的鸡舍中多是突然发生,发病率为3%~40%,而易感率是100%。由于各地流行的毒株的毒力及抗原性上的差异,以及品种、日龄、母源抗体、饲养管理、营养状况、应激因素、发病后采取措施的不同,因此发病后死亡率差异很大。
法氏囊病、母源抗体、感染、发病、病毒、间接传播、污染环境、死亡、消化道、呼吸道、传染源、雏鸡、无抗体应答、集约化养鸡、直接接触、营养状况、应激因素、卫生条件、饲养密度、饲养管理
S83;S85
2014-07-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