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吻苗种适宜圈养密度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6907.2023.04.011

长吻苗种适宜圈养密度研究

引用
本实验比较研究了长吻(Leiocassis longirostris)苗种不同圈养培育密度的生长、血清生化、抗氧化酶活力及非特异性免疫等指标差异,旨在探讨长吻苗种培育的适宜圈养密度.实验鱼初始体质量为(16.39±4.22)g[初始体长(9.94±0.78)cm],设置低密度组[1 500尾/圈,(1.23±0.07)kg/m3]、中密度组[3 000尾/圈,(2.44±0.13)kg/m3]和高密度组[4 500尾/圈,(3.54±0.20)kg/m3],每个密度组3个重复,养殖90d.结果表明:45 d前养殖密度对长吻体长和体质量的影响不显著,45 d后随着养殖密度升高体长和体质量显著降低,90 d养殖后随着养殖密度升高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体质量变异系数均显著降低,摄食率和饲料系数则显著升高,养殖密度对肥满度和存活率影响不显著;养殖密度对血清蛋白质影响显著,90 d时,随着养殖密度升高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升高,而养殖密度对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胆固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影响均不显著;养殖密度对血清抗氧化活力影响显著,90 d时,随着养殖密度升高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影响不显著;养殖密度对溶菌酶、补体3及补体4等免疫因子影响不显著.因此,建议在圈养长吻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宜采取分级饲养方式,养殖前期密度可高达4 500尾/圈,体重达到50 g左右时密度宜控制在2000~3 000尾/圈.

圈养密度、长吻(Leiocassis longirostris)、苗种培育、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

53

S962(水产养殖技术)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行动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2023-08-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98-10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淡水渔业

1000-6907

42-1138/S

53

2023,53(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