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6907.2021.04.009
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的长江中上游草鱼野生和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
为了较全面了解长江中上游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种质情况,本研究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特征,比较分析了长江中上游大范围内草鱼3个野生群体和19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显示:677个样本共检测到35个单倍型,17个简约信息位点和42个多态位点;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Hd:0.769;Pi:0.00143),原种场群体次之(Hd:0.766;Pi:0.00113),苗种场群体最低(Hd:0.649;Pi:0.00084).野生群体中,万州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Hd:0.857;Pi:0.00205),中性检验结果表明万州群体曾经历过种群扩张事件;遗传结构分析表明草鱼野生群体间不存在遗传分化,群体间基因交流广泛;对比历史数据,草鱼野生群体多样性水平近10年来未出现下降.苗种场群体中,遗传多样性最高(Hd:0.791;Pi:0.00147)和最低(Hd:0.247;Pi:0.00024)的分别是阳新和蔡甸1群体,部分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下降;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养殖群体间存在大范围的显著遗传分化,群体间缺乏交流.综上,草鱼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下降明显,在进行草鱼苗种繁育时要注意近交等带来的不利影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Cyt b基因、野生群体、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历史动态、种质资源
51
S961.1(水产养殖技术)
中国科学院项目(非规范项目);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湖北研究院武汉分院;咨询项目
2021-07-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6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