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症病理学诊断及两种病原的检测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6907.2019.05.009

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症病理学诊断及两种病原的检测

引用
为探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肝胰腺坏死症病理特征和发病规律,确定该病临床诊断标准,实验从80只自然发病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征病蟹中,选取12只具有典型临床症状且病变程度不同的病蟹,解剖检查并采集肝胰腺、 鳃、 肌肉三种病灶组织样品,进行了组织病理学研究,对肝胰腺和肌肉组织进行了病原检测实验.剖检结果显示,病蟹体表发黑,肝胰腺有肿大、 部分白化、 完全白化、 坏死萎缩症状,副肢肌肉萎缩,部分个体腮部变黑.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肝小管发生不同程度有规律的病变,患病早期的肝小管上皮细胞增生,中期部分肝小管空泡化,中后期全部肝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化,最终肝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溶解,认为肝胰腺为该病的主要受损器官,同时可依据肝小管组织病理变化,将该病完整病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命名;鳃组织出现局部充血、 水肿、 鳃小叶上皮融合等症状,个体差异性较大,未发现规律性病变;副肢肌肉纤维随着肝胰腺病变的恶化而逐步萎缩.病原检测结果,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在病蟹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的检出率为91.7%和83.3%,微孢子虫在病蟹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的检出率为33.3%和0%,结果表明:WSSV和微孢子虫分别属于携带和继发性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实验结果倾向于支持非生物因素作为该病致病因子的观点.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肝胰腺坏死症、肝胰腺、组织病理、PCR、微孢子虫、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49

S945.6(水产保护学)

863科研项目2011AA10A216;上海市地方高校能力提升项目17050502100;上海市科委项目18391901500;上海市农委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沪农科攻字2011 第4-8号;国家水产种质资源平台运行服务项目

2019-10-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56-6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淡水渔业

1000-6907

42-1138/S

49

2019,49(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