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6907.2016.02.006
滇池金线鲃、西畴金线鲃及其杂交 F1代抵抗小瓜虫与车轮虫能力的探究
用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和车轮虫(Trichodina spp.)对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和西畴金线鲃(S.xichouensis)及其杂交 F1代分别进行了两次人工感染实验。18月龄的杂交 F1代、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和西畴金线鲃(S.xichouensis)感染小瓜虫后平均死亡率分别为(50.00±11)%、(56.70±23)%、(80.0±18)%。经方差检验杂交 F1代死亡率显著低于父本西畴金线鲃。6月龄杂交 F1代、滇池金线鲃、西畴金线鲃感染车轮虫后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40.56±13)%、(56.11±5)%、(42.78±13)%。经方差检验杂交 F1代死亡率显著低于母本滇池金线鲃。在感染小瓜虫和车轮虫后,三种鱼的死亡量均呈现激增后又显著回落的趋势,死亡高峰在第4天至第7天。本次感染实验的小瓜虫和车轮虫主要分布于病鱼体表:躯干分布最多57%~79%,其次为鳍12%~28%,头部分布较少4%~15%。与本研究中车轮虫几乎于鳃丝无分布(0%~3%)不同,有大约10%~20%的小瓜虫分布于鳃丝上。
杂交、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西畴金线鲃(S.xichouensis)、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车轮虫(Trichodina spp.)
46
S941.5(水产保护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一三五”重大专项;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2012FB183;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292006312D11033;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2012CA014
2016-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