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粒藻细胞的透射电镜观察和rbcL、18SrRNA序列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6907.2014.03.001

丛粒藻细胞的透射电镜观察和rbcL、18SrRNA序列分析

引用
采用透射电镜对丛粒藻( Botryococcus braunii)藻株AGB-Bb02和AGB-Bb03进行了亚显微结构观察,以rbcL和18S rRNA序列为目标基因进行克隆,结合研究从GenBank获取的黄藻纲、绿藻纲和共球藻纲13株相关微藻的rbcL、18S rRNA基因序列,运用Clustal X 1.8和MEGA4.0软件进行分析,用邻接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并计算bootstrap值以评估其可靠性。结果显示,丛粒藻细胞由多层细胞壁包被,细胞内壁和外壁的腔隙中含有烃类物质,独特而发达的内质网膜系统与细胞质膜部分相连,叶绿体基质类囊体平行紧贴、无基粒结构,脂滴的分布与内质网和叶绿体相关; AGB-Bb02和AGB-Bb03的rbcL和18 S rRNA序列存在差异,系统发育树显示丛粒藻藻株与共球藻纲的微藻聚成一个单系群,并获得bootstrap值的高度支持。研究表明,丛粒藻烃类主要储存于细胞外壁中,内质网的产物可经由膜连接直接输送至邻近的细胞质膜,再分泌到细胞壁中存储;丛粒藻的分类学地位应归属共球藻纲。

丛粒藻(Botryococcus braunii)、亚显微结构、rbcL、18S rRNA

S917.1(水产基础科学)

2014-06-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淡水渔业

1000-6907

42-1138/S

2014,(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