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中铅对南方鲇和胭脂鱼的生态毒理效应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6907.2014.02.006

水体中铅对南方鲇和胭脂鱼的生态毒理效应

引用
研究了水体中铅(Pb)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幼鱼和和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幼鱼的生态毒性效应.以人工配制软水(CaCO325 mg/L)为实验水体,在27.5℃条件下,通过急性暴露实验,测得水体中Pb对南方鲇和胭脂鱼的96 h急性半致死浓度(96 h LC50)分别为4.47 mg/L和0.264 mg/L.在水体中不同Pb浓度条件下,分别对南方鲇(在0、200和400 μg/L的Pb浓度下)和胭脂鱼(在0、10和50 μg/L的Pb浓度下)进行了为期8周的慢性暴露处理实验.观测结果显示,南方鲇和胭脂鱼的肝脏、肾脏和鳃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均随水体中Pb浓度升高而升高.两种实验鱼的静止代谢率和肝脏(或肝胰脏)的线粒体状态3呼吸率均随着水体中Pb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鱼体内的能量储备物质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肝脏中糖原含量随Pb暴露浓度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两种实验鱼的特定体重生长率均随Pb暴露浓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高浓度处理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南方鲇对Pb的耐受能力较强;胭脂鱼对Pb的耐受能力很低,在水体Pb的慢性暴露处理下,两种鱼的生长速率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铅、代谢、生长率、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

44

S931.3;X171.5(水产资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300338;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cstc2013jjB8000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XDJK2013C056

2014-07-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0-3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淡水渔业

1000-6907

42-1138/S

44

2014,44(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