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928/j.issn.1001-7410.2023.01.18
山西太原盆地龙山文化时期的生业经济——以阳曲县西殿南遗址人和动物骨骼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为例
以山西太原阳曲西殿南遗址(38°03′45″N,112°45′55"E)出土的3例人骨和34例动物骨骼(3例鹿、3例狗、5例牛、6例羊、17例猪)为研究对象,运用AMS-14C测年与C、N稳定同位素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该遗址所处的年代、动物和人的食物结构以及先民对家畜的饲喂方式,进而还原龙山文化时期太原盆地的生业经济.AMS-14C测年结果显示,M1墓主人骨骼的14C年代为4200±30aB.P.,树轮校正后的年代范围为4844~4620 cal.a B.P.,结合该遗址遗存及其组合群特征初步判断其应为一处龙山文化时期遗址.C、N稳定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鹿(δ1aC:-20.8‰~-18.7‰,均值-19.6‰±1.1‰;δ15N:2.9‰~3.6‰,均值3.3‰±0.4‰,n=3)主要以C3类食物为生,说明当地野生植被主要为C3类植物;与鹿不同,羊的δ13C值和δ15N值(δ13C:-17.2‰~-14.3‰,均值-16.2‰±1.0‰;δ15N:6.7‰~9.6‰,均值8.1‰±1.2‰,n=6)明显高于鹿,其内部存在一些差异性,可分为A、B、C三组:A组羊(YQ17和YQ19)的δ13C值偏高(分别为-16.4‰和-16.3‰),δ15N值(分别为9.3‰和9.6‰)较高,其年龄较小,食物中包含较多的羊奶或生活于缺水的环境中,抑或被投喂了高蛋白的饲料;B组羊(YQ16、YQ18、YQ20)的δ13C值偏低(分别为-16.8‰、-14.3‰和-17.2‰),但δ15N值(分别为8.3‰、7.4‰和7.2‰)偏高,其受到人工干扰的可能性最大,特别是在冬春季节,野外植被较少,羊群很可能无法自行获得充足的食物资源,这时人为投放的饲料(如粟黍的秸秆等)可能作为其食物的补充;C组羊(YQ15)的δ1aC值(-16.3‰)和δ15N值(6.7‰)都较低,其食物来源以C3类植物为主,也有少量C4类食物,其数值符合羊作为食草动物的特征,同时反映出当地野生植被主要以C3类植物为主.显然,以野外放养为主的羊,它们的食物结构仍然受到粟黍农业的强烈影响.大部分牛(δ13C:-20.2‰~-14.6%,均值-16.4‰±2.6‰;δ15N:3.5‰~6.8‰,均值5.3‰±1.6‰,n=4)的食物主要以C3类植物为主,但也添加了少量的C4类食物;家猪(δ13C:-7.5‰~-6.3‰,均值-6.9‰±0.3‰;δ15N:6.1‰~8.4‰,均值 7.5‰±0.6‰,n=17)、家犬(δ13C:-7.3‰~-6.8‰,均值-7.0‰±0.3‰;δ15N:6.6‰~7.9‰,均值7.1‰±0.7‰,n1=3)及牛YQ13(δ13C:-10.7‰;δ15N:8.7‰)主要以C4类食物为生.其中,猪和狗则主要以粟黍及其副产品为生,并食用了较多先民食物残余和/或残羹冷炙,甚至先民的粪便等;牛YQ13可能受到先民的特殊饲喂,其食物中添加了大量的粟黍及其副产品.先民(δ1aC:-8.6‰~-7.1‰,均值-7.7‰±0.8‰,δ15N:9.5‰~10.3‰,均值10.0‰±0.4‰,n=3)主要以C4类食物为生,即粟黍及其副产品饲喂的家猪和家犬.因此,西殿南遗址所在太原盆地龙山文化时期先民的生业经济以粟黍农业及家猪饲喂业为主,也对外来的牛和羊进行放养和饲喂;与处于同时期且邻近的中原腹地新砦遗址、临汾盆地的陶寺遗址和清凉寺墓地、忻定盆地的辛章遗址以及陕北地区的神圪挞梁遗址已发表的人和动物骨骼的C、N稳定同位素相关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西殿南遗址所在太原盆地的生业经济相比略显单一,社会复杂化程度有限.
西殿南遗址、龙山文化时期、C、N稳定同位素、粟黍农业
43
K871.13;Q983+.3(中国文物考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太原盆地及其毗邻地区公元前3千纪至1千纪生业;社会及环境的多学科研究项目
2023-03-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21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