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928/j.issn.1001-7410.2015.01.12
泸沽湖沉积物中的铁元素和有机分子记录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
通过泸沽湖沉积物样品的年代学、穆斯堡尔谱学和有机分子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泸沽湖三万年以来的铁元素与正构烷烃记录,及其古气候/环境变化特征.泸沽湖沉积速率稳定,平均沉积速率为0.28mm/a.沉积物中Fe2+相对含量低于Fe3+,Pr/Ph为0.54~1.48,平均为1.04,表明泸沽湖总体属于弱氧化环境.正构烷烃碳数分布在C11~C33之间,呈双峰分布形式,∑C21-/∑C22+为0.12~2.66、CPIh为1.20~ 4.37、ACLh为25.68~27.97以及Paq为0.25~0.63,指示泸沽湖沉积有机质母质既有高等植物也有水生生物.泸沽湖沉积物中总铁相对含量(Tot-area)、Fe2+/Fe3+比值与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Pr/Ph、∑C21-/∑C21+、CPIh、ACLh和Paq)相关性较强,均是指示古气候/环境变化的有用指标:沉积物中总铁相对含量(Tot-area)与湖区降水量成负相关;Fe2+/Fe3+不仅能指示湖泊沉积环境特征,而且与古气温成负相关.利用上述指标重建了三万年以来泸沽湖湖区的古气候/环境,将泸沽湖湖区古气候分为3个阶段:30~20cal.ka B.P.寒冷干燥期、20~ 5cal.ka B.P.温暖潮湿期和5~0cal.kaB.P.寒冷干燥期.其中在12cal.ka B.P.左右出现气候突变为干冷,应为新仙女木冷期.
泸沽湖、铁元素、正构烷烃、氧化还原环境、古气候
35
P534.63;P595;P593;P941.78(历史地质学、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XDB03020405和XDB010304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69;西部之光计划联合学者项目和甘肃省重点实验室专项项目1309RTSA041
2015-02-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3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