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南缘三维S波速度和径向各向异性及泸定Ms6.8和芦山Ms7.0地震孕震环境探讨
利用青藏高原东南缘布设的684个流动地震台和150个固定地震台的连续背景噪声波形数据,提取了周期5~50 s的Rayleigh波和Love波相速度频散,并反演获得了该区域下方0~70 km三维S波速度和径向各向异性结构.结果表明:(1)受川滇地块南部高速体的阻挡,东南缘中下地壳内存在两条空间分布独立的低速带.西侧(L1)从川滇地块北部向南延伸至滇西南地块,其中下地壳平均VS小于3.4 km·s-1并表现为正径向各向异性结构,反映了高原中下地壳可能存在部分熔融和韧性变形;东侧低速带(L2)沿着小江断层南北分布,受到红河断层的阻挡,弱物质不太可能进入滇西南地块,该区域下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均显示较强的正各向异性,推测其更可能是沿小江断层相互驱动的块体在横向挤压过程中引起的地壳部分熔融而导致.(2)芦山Ms7.0地震位于龙门山逆冲断层南段,泸定Ms6.8地震位于鲜水河走滑断层东南段,两者都发生在地壳浅层高低速异常过渡带上,但其深部孕震环境有所不同.芦山震区西北部中下地壳低速体为负各向异性,推测韧性物质沿着龙门山下方陡倾断层向上运移,上地壳积累应力并通过薄弱区域释放导致了芦山地震的发生;泸定震区为正各向异性的中下地壳韧性变形促进了川滇地块SE向的水平运动,受刚性的四川盆地阻挡,加剧了上地壳发震断层的滑动变形和应力积累,脆性上地壳突然破裂导致了泸定地震的发生.
青藏高原东南缘、背景噪声成像、S波速度、径向各向异性、泸定MS6.8地震、芦山Ms7.0地震
67
P541;P315(构造地质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
2024-0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0页
10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