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亚VHF雷达的场向不规则体观测研究:1.电离层E区连续性回波
基于三亚(109.6°E,18.4°N)VHF电离层相干散射雷达观测,分析了我国低纬电离层E区场向不规则结构连续性回波的发生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白天,E区连续性回波的多普勒速度范围为-50至25m/s,多普勒宽度主要分布在20至70m/s;连续性回波的高度大约以1 km/h的速度缓慢下降,与偶发E层(Es)底部所在高度(hbEs)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在背景电场影响下,Es经梯度漂移不稳定性产生场向不规则结构,引起E区连续性回波.夜间,E区连续性回波的多普勒速度范围为-50至50m/s,多普勒宽度为20至110m/s,回波在时间-高度-强度图上常呈现多层结构,可能与潮汐引起的多个离子层相关;而E区连续性回波的短暂中断,以及120 km以上高E区连续性回波的发生,则可能归因于赤道扩展F极化电场的影响.此外,对E区连续性回波多普勒速度与全天空流星雷达风场观测的比较发现,在100 km以下,多普勒速度与子午风场有很好的相关性.
低纬电离层E区、场向不规则结构、连续性回波、VHF相干雷达
56
P352(空间物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4113,40904038,41174136;中国科学院野外观测研究台站网络项目KZCX2-YW-Y10,KZCX2-EW-Y041-01
2013-07-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719-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