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2095-4107.2016.04.002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储层隔夹层表征及剩余油预测——以彩南油田彩9井区三工河组为例
彩南油田9井区三工河组经过多年的注水开采,剩余油分布复杂,为了进一步提高油田剩余油的开发效果,研究储层隔夹层的分布是关键.以三工河组二段J1s22和J1s23层为例,分析现代沉积、野外露头资料及岩心观察结果,统计5口取心井不同层次类型的隔夹层,绘制不同测井曲线两两组合交会图;根据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通过井间精细对比建立隔夹层分布的静态模式.结果表明:三工河组二段隔夹层类型划分为单层间隔层、单砂体间夹层及单砂体内夹层3个层次,可根据交会图识别不同类型的隔夹层;研究区有4种剩余油分布模式:顺夹层倾向注采强对应、顺夹层倾向注采弱对应、逆夹层倾向注采强对应、逆夹层倾向注采弱对应;静态模式与实际生产情况吻合度较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该研究结果对油藏后期剩余油挖潜具有指导作用.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隔夹层、动态响应、静态模式、剩余油、彩南油田
40
TE121.2(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132,41572080
2016-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0-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