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镇安丘岭卡林型金矿金的赋存状态和富集机理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99/dqkx.2012.107

陕西镇安丘岭卡林型金矿金的赋存状态和富集机理

引用
丘岭金矿床是西秦岭地区重要的卡林型金矿之一,金矿化赋存于上泥盆统南阳山组和下石炭统袁家沟组地层中,容矿岩石的岩性为钙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和泥质灰岩.金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和毒砂,非金属矿物则以石英、方解石和绢云母为主.通过对矿石矿物黄铁矿和毒砂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对丘岭金矿床金的赋存形式和富集机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丘岭金矿床中金主要以次显微不可见金的形式存在,其次为显微可见金.次显微金包括:(1)固溶体金(Au+),主要存在于环带状细粒黄铁矿的含砷增生边区域和毒砂中,少量存在于环带状黄铁矿的核部不含砷区域;(2)纳米级自然金颗粒(Au0),存在于粗晶黄铁矿中.环带状细粒黄铁矿核部的次显微金可能主要以胶体吸附的形式存在,暗示容矿岩石在沉积成岩过程中有金的初步富集,而环带状黄铁矿幔部和毒砂中的Au则主要来源于成矿流体,以S和As的络合物形式搬运.显微可见金主要分布在细粒黄铁矿的晶体边缘和热液蚀变绢云母、石英及方解石中,粒径通常小于3~5μm.其形成可能与成矿流体中金的局部过饱和及成矿流体对细粒黄铁矿和毒砂中次显微金的活化和再次富集有关.

丘岭金矿、卡林型金矿、固溶体金、不可见金、西秦岭

37

P578.1(矿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2057;4082106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UG090102;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基金MSFGPMR201205

2012-11-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989-100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1000-2383

42-1233/P

37

2012,37(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