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0-2383.2009.04.002
松潘造山带马尔康强过铝质花岗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松潘造山带广泛出露印支期后碰撞型花岗岩类,其中包括埃达克质花岗岩类、A型花岗岩和Ⅰ型花岗岩,但目前人们对该区印支期强过铝质花岗岩尚未有深入的研究.松潘造山带马尔康花岗岩属于强过铝质花岗岩(A/CNK=1.10~1.20),其岩石类型主要为中粒二云母花岗岩和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中粒二云母花岗岩的岩浆结晶年龄为208±2 Ma,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的岩浆结晶年龄为200±2 Ma.马尔康强过铝质花岗岩K2O/Na2O=1.13~1.75,富Rb、Th和U,贫Sr、Ba、Co和Ni等元素;稀土元素组成上显示存在强到中等的负Eu异常(Eu/Eu*=0.15~0.65);全岩初始87Sr/86Sr比值(ISr)为0.707 12~0.711 37,εNd(t)=-10.36~-8.43,锆石εHf(t)=-11.8~-1.1.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一致表明,它们的岩浆来自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其中中粒二云母花岗岩的源岩类型主要为地壳中的泥质岩类,而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的源岩主要为地壳中的杂砂岩类.结合松潘带的地质背景、区域构造-岩浆事件及其岩浆岩的组合分析,印支期岩石圈拆沉作用可以用来解释马尔康强过铝质花岗岩的形成机制.在松潘带,印支期岩石圈拆沉作用导致软流圈物质上涌,这不仅促使了加厚下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如松潘带印支期埃达克质和Ⅰ型花岗岩浆的形成,而且还诱发了中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如马尔康强过铝质花岗岩的形成.这表明松潘带印支期岩石圈拆沉作用已使地壳不同层次发生部分熔融作用.
强过铝质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Sr-Nd-Hf同位素、岩石成因、松潘造山带
34
P588.12(岩石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3019;40821061;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7039
2009-08-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6页
569-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