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561/j.cnki.sas.2020.04.087
“债务陷阱”与“债务危机”的发展逻辑——兼及“一带一路”参与国经济体系的开放性
近年来,部分国际舆论将“一带一路”视作中国的“债务陷阱”,认为中国在推行“一带一路”过程中,有意使参与国承担超过偿付能力的沉重债务,借此谋求自身战略利益.某些“一带一路”参与国确实以债务负担加重为由作出政策调整,甚至出现取消相关合作项目的情况.但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发展模式的考察,笔者认为,就发展中国家共性而言,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并非单纯的国家债务规模本身,而是国内与国际两个层面上经济体系的“开放性”,在国家债务问题的发展方向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作为一个开放的倡议,“一带一路”无论主观意图,抑或客观效果都有助于加强参与国经济体系的开放性.因此,“一带一路”的实施有助于抑制参与国债务积累的负面作用,将其等同于“债务陷阱”是不恰当的.
一带一路、债务陷阱、债务危机、全球价值链、泰国、阿根廷、开放性
F114.32(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关系)
教育部国别区域问题研究专项“中泰共建一带一路:进展、路径与前景”19GBQY056
2020-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3页
8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