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典型就业区的通勤特征分析与模式总结——张江、金桥和陆家嘴的案例比较
通勤问题一直是城市研究的重点.由于普查数据缺少工作地信息,长期以来通勤研究依赖问卷调查,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思路和方法.利用2014年上海市某两周的手机信令数据,以张江高科技园区、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为例,对其就业与居住、通勤时空间特征及地铁通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张江的职住比最低,内部通勤比例最高,居住与就业靠近,是自我平衡类型;金桥园区内部缺乏居住,是单—生产类型;虽然陆家嘴是就业居住高密度聚集区,但就业者的居住地分布在中心城区,是城市互动类型.最后,分析了区位、轨道交通、规模、产业及园区内外用地六个因素对不同模式就业区形成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规划建议.
手机信令数据、就业区、通勤特征、上海市
3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363
2017-03-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3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