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植物“吮吸”土壤中的砷元素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用植物“吮吸”土壤中的砷元素

引用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一种能从生长环境中大量“吮吸”砷的特殊植物,并成功地运用这种植物清洁被砷毒污染的土壤。从1998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陈同斌研究员和韦朝阳副研究员在我国的湖南、广西等地,找到了大面积分布的蕨类植物蜈蚣草。他们发现蜈蚣草对砷具有很强的超富集功能,其叶片含砷量高达千分之八,大大超过植物体内的氮磷养分含量。陈同斌说:“这种超富集植物能够抵受含砷量为3%的高污染环境,在中国一些地区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据了解,中国西北有数千平方公里生矿区,由于地质构造的先天原因和一些人为原因,土壤中砷污染较为严重。 砷污染是现代社会严重的环境问题,含砷物质常被用作杀虫剂、除草剂、防腐剂和半导体生产原料。许多农田、果园、工厂附近的土壤受到严重砷污染。长时间暴露在含砷环境中会诱发膀胱癌、肝癌和皮肤癌,高剂量砷能直接导致生物体死亡。 科学家从上世纪80年代起提出利用植物清除土壤污染的新思路,即利用超富集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收割植物带走重金属,进而将重金属提纯为有用的工业原料,以达到清污和回收双重目的。 陈同斌建议,中国应重视植物修复技术,并采取措施加大研究和开发力度,以使植物修复技术尽快造福于人类。(据新华社讯)

超富集植物、污染的土壤、中国科学院、重金属、砷污染、修复技术、污染环境、蜈蚣草、科学家、含砷量、资源研究、植物吸收、植物体内、养分含量、现代社会、土壤污染、特殊植物、生长环境、生产原料、人为原因

20

TD9;X50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23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地理研究

1000-0585

11-1848/P

20

2001,20(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