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9957.2010.01.007
基于Argo数据的中西太平洋鲣渔获量与水温、表层盐度关系的初步研究
根据上海金汇远洋渔业公司2007年度在中西太平洋海域进行鲣Katsuwonus pelamis围网作业的生产数据以及Argo剖面浮标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按1°×1°的格式绘制了各月产量、表层温度、表层盐度以及50 m和200 m水层温度等,并对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鲣的高渔获量区域主要分布于150°~153°E、160°~161°E,0°~2°S的水域;2007年最高月产量和最高单网平均日产量(CPUE)的月份分别为8月和2月;通过K-S检验,2007年最适表层温度为29.3~30.1℃,最适表层盐度为34.0-35.2;0~200 m、50~200 m水层的垂直温差为11℃时,渔获量达到最大.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结果表明,渔获量与0~200 m、50~200 m水层的垂直温差服从正态分布关系.上述结论符合生产实践中获得的情况,表明Argo数据可以应用于渔业生产和科研中.
鲣、中西太平洋、Argo、水温、表层盐度、K-S检验、Shapiro-Will正态性检验
25
S931(水产资源)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9A05;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09108
2010-04-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