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2019年通辽地区聚落变迁研究
以通辽地区为研究区,统计3943个聚落并作矢量点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及数理统计分析法对研究区聚落1635年以来的空间分布模式及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 发现:①通辽地区聚落从1795年开始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莫兰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分布模式在整体上从1723年开始从随机分布越来越趋于显著的集聚分布.从不同年份的Ripley's K函数看出,局部上1635-1723年一直处于集聚与离散不均衡的情况,所有距离段内从1795年呈现出显著集聚分布模式.②1635-1840年,聚落点的几何中心呈现出西南-东北-西北的演变轨迹.核密度分析表明,聚落点在1635年是南部离散分布,1723-1840年南部密度最高.1840-1912年中部出现大量聚落,分布格局变为中部密度最高,1947年至今,西南部和中部都有大量的增长,北部也有一定增长,分布格局变为中部与西南部河流流域最密集.③聚落空间格局的演变是人地关系规律、宏观与微观的人文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条件中地形、水文、气候等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产和居住,进而影响聚落的分布格局.聚落的增长速度及空间演变与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人口迁入规模关系密切,土地政策及行政区划调整、人口迁徙等因素是主要的人为因素.
聚落变迁;空间分析;分布格局;影响因素;通辽地区
41
K901.9(地理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4ZDB037,12&ZD146
2022-01-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201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