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江里沟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0001-5717.2013.03.004

西秦岭江里沟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引用
江里沟岩体出露于西秦岭造山带北段,侵入于大关山组之中,岩性为二长花岗岩,主要矿物组成为斜长石、石英、钾长石、黑云母等.该岩体SiO2=71.76%~75.86%,Al2O3=11.67%~14.84%,MgO=0.35%~0.70%,Sr=58×10-6~223×10-6,Y=1.2×10-6~16.1×10-6,Yb=1.21×10-6~1.76×10-6,里特曼指数介于1.42~2.08,在K2O-SiO2关系图上投入高钾钙碱性系列,A/CNK介于1.05~1.1,属过铝质花岗岩.在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微量元素分布图中,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Th、Rb、Ba等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 Nb、P、Ti、Y、Yb等相对亏损.稀土元素总量(∑REE=62×10-6~170×10-6)变化较大,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配型式表现为轻稀土强烈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的右倾型且Eu负异常较明显(LREE/HREE=6.3~16.2,(La/Yb)N=4.9~17.4,δEu=0.38~0.66),总体显示出喜马拉雅型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点.LA-ICP-MS锆石U Pb测年表明其形成年龄为264.0±1.4 Ma,属中二叠世晚期.结合前人研究和本次的工作分析认为,江里沟岩体形成于加厚地壳的构造环境,可能是由于受到阿尼玛卿洋盆在闭合过程中俯冲碰撞远程效应的影响,使得本区发生挤压作用,地壳加厚增温,给该地区地壳深部物质重熔侵位提供了动力学条件和岩浆活动空间.

喜马拉雅型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江里沟岩体、西秦岭北段

87

P61;P5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40972150;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 1212011220649资助成果

2013-04-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330-34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地质学报

0001-5717

11-1951/P

87

2013,87(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