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196/j.issn.1000-3274.2021.04.008
2010年广西凌云与凤山交界震群尾波Q值特征研究
2010年6月28日至8月初,广西凌云与凤山交界地区出现一次罕见的震群活动.利用震区附近8个近距离台站所记录的数字地震波形,按照高信噪比和计算要求,挑选出此次震群中74次ML>1.5地震可用于计算地震尾波的共179条三分向波形记录,采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经滤波以及消除环境噪声后,计算了地震尾波传播过程途经区的品质因子 Q(f)值;拟合Q(f)值与频率f之间的关系,得到研究区Q(f)=(44.32±23.56)f0.88±017;并对震中区及其邻区地震尾波衰减的时间与空间特征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震区及其附近尾波衰减参数与尾波采样体之间的关系,认为该区域可能存在浅部高衰减层.此次震群是在低应力水平条件下发生的,震中区Q.值较其他台站高,其地震尾波衰减较慢,介质非均匀性水平相对较低,震中区为低衰减区域,介质较为稳定.
Sato单次散射模型、震群、尾波、衰减参数
41
P315.3(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0993001-3;1140004-2;AB1850042;12426001-3
2022-04-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10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