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15/j.cnki.jbyfkztb.1710003
常用急性肝损伤5种动物模型的病理组织学特点比较
目的 比较并探讨5种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其病理生理机制. 方法 按照常规方法制备5种常用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实验结束取实验动物同一部位肝组织,经4%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后,制作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并应用电子显微成像系统分析形态学并采集图像. 结果 肝损伤组织病理学变化,异硫氰酸萘酯(ANIT)诱导的以肝细胞灶状溶解、液化性坏死为主,D-氨基半乳糖(D-GalN)诱导主要表现为肝脏组织发生灶片状凝固性坏死伴出血,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诱导以肉芽肿性炎症浸润为主,四氯化碳(CCl4)诱导为肝小叶中央带凝固性坏死、周边肝组织发生空泡变性,四环素(TET)诱导为肝细胞弥漫性肿胀;ANIT造模组和CCl4造模组1w死亡率最高(100%),其次是BCG+LPS造模组(50%),而TET造模组1w死亡率为0. 结论 不同肝损伤模型动物的肝脏病理形态学特征因诱导物不同而各不相同,不能简单地以病理形态学改变相同或相似作为选择模型动物的依据,选择模型动物时应该综合考虑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和病理形态学改变.
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病理组织学、发病机理
33
R285.5;R-332(中药学)
2018-05-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