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551/j.cnki.1002-1809.2017.02.013
“拨乱反正”:过渡期的文学批评——以1976-1978年《人民日报》为中心的梳理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中,《人民日报》等党报的文学批评对文学的流变曾经起到过非常显著的影响,这在“十七年”和“文革”时期尤甚.党报的文学批评某种程度而言可说是政治批评,大多代表着权威意志对文学的发声,作为方向性的纲领引导着文学的动势,这是理解《人民日报》等党报文学批评的重要基点.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直至1978年,《人民日报》等党报的文学批评一直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批判“四人帮”,在文学界“拨乱反正”.这与当时百废待兴亟待解决的中国社会政治问题相联,因而刊发的文章大多激于义愤的倾向性十分明显.从阐释毛泽东对《创业》的批示,到批判“四人帮”的文艺理论、对文艺作品的拨乱反正,都明确表现了《人民日报》文学批评的引导意图:迫切地把“四人帮”在“文革”时期控制文艺界的局面扭转过来,确立新的权威意识形态对文艺界的领导话语权.
人民日报、文学批评、过渡期、拨乱反正
G212;I206;I06
2017-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