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青春的中国文学——当下中国文学状况的一个方面
中国新文学自诞生始,一直站立着一个“青春”的形象.这个“青春”是《新青年》、是“呐喊”和“彷徨”,是站在地球边放号的“天狗”;是面目一新的“大春哥”、“二黑哥”、“当红军的哥哥”;是犹疑不决的蒋纯祖;是“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是梁生宝、萧长春,是林道静和欧阳海;是“回答”、“致橡树”和“一代人”,是高加林、孙少平,是返城的“知青”、平反的“右派”;是优雅的南珊、优越的李淮平;当然也是“你别无选择”和“你不可改变我”的“顽主”;同时还有“一个人的战争”,等等.九十年代以后,或者说自《一地鸡毛》的小林出现之后,当代文学的青春形象逐渐隐退以至面目模糊.青春文学的变异,是当下文学被关注程度不断跌落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当下文学逐渐丧失活力和生机的重要原因.那么,青春形象对文学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什么原因和力量改变了文学的青春,今天重建文学的青春形象有怎样的意义?这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2014-04-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5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