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姆三首管弦乐作品音高组织分析
音乐历史上存在同一作曲家在不同时期创作风格的完全转变,如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原始主义”、“新古典主义”和“序列音乐”,勋伯格的“晚期浪漫主义”和“十二音技法”;也有作曲家坚持一种作曲技法并将其发展,如韦伯恩的“序列主义”和“点描主义”;更有作曲家以一种标志性的作曲技法闻名于世,如里盖蒂的“微复调”、拉赫曼的“音色音乐”或是鲁托斯拉夫斯基的“有控制的偶然”等。德国作曲家沃尔夫冈·里姆与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从未发明过一种新的音高组织方式,音乐语言看上去也没有任何标志性的特点。而他的特点恰恰是“自由”使用那些已有的、公认的、成为历史的或是回避标志性的,包括传统音乐在内的任何音乐语言。甚至在他的同一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多种音高组织方式并存。而这种“自由”并非是随意的、不具备理性思考的结果,而是完全出于对音乐段落中张力、情绪、形象表达的深思熟虑。本文通过不同时期的三首弦乐作品“Dis-Kontur———für gro es Orchester”(1974)、“Spur———Orchesterskizze”(1984-1985)和“IN-SCHRIFT———Orchesterkomposition”(1995)的整体音高结构的分析,归纳总结其中出现的所有音高组织的方式以及结构意义,以求从音高方面证明里姆“多元化”、“音乐性”的创作核心。
里姆、音高结构、核心音高、自由十二音、音块
J614(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
2015-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