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4393.2019.22.060
水针治疗中风偏瘫后肢体痉挛的临床干预意义分析
目的 分析水针治疗中风偏瘫后肢体痉挛的临床干预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62例中风偏瘫后肢体痉挛患者设作实验对象,随机将6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n=31)与观察组(n=31),对照组选择常规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选择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与维生素B1100 mg混合,再对患者穴位注射治疗,两组取相同穴位,以10 d作为1疗程,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根据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对两组患者的肌张力恢复情况进行评估,根据Fugl-Meyer评分表(FMA)对两组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进行评估,根据Bar-thel指数对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前,两组MA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MA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等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MA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等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上、下肢肌张力MAS分级(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风偏瘫后肢体痉挛应用中针治疗,能降低肢体痉挛的肌张力,促进肢体功能康复,从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水针治疗、中风偏瘫、肢体痉挛、临床干预
25
吉林省中医药科技项目2017115
2019-08-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