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旁观与道德消费——关于孟子“推扩”心理的再反思
与现代社会的道德旁观现象类似,《孟子》中的“见牛未见羊”现象揭示出:虽然人皆有不忍之心,但却不是人人皆能将其有所推扩.要解读这一现象,必须撇开孟子性善立场的先入为主,回到齐宣王本人的语境中审视其心理状态的变化过程.总体而言,孟子强调的不忍之心对齐宣王而言主要意味着一种心理平复所带来的道德欲求的满足.这种满足感对应于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乃是一种原始意味的被动道德欲求,而孟子希冀齐宣王具备的却是一种“不谓命”式的君子道德意志.两者在外向推扩方面的动力差别造就了“见牛未见羊”现象的出现.引申而言,促使齐宣王做出行为反应的被动道德欲求更普遍地以一种旨在使行为主体获得道德满足感的消费形式存在.这致使人们往往将道德等同为一种道德消费,并因满足感获得途径的便宜而过高估计了自己践履道德的真实能力.故而每当身临困境时便习惯以一种旁观者的角色介入其中,拒绝或不能担负相应的道德责任,于此就出现了常见的道德旁观现象.因而“推扩”的心理基础或更应被理解为一种不得满足的负疚感,以及由此激发的使他人从中获得解脱的决心,而不能简单架构于恻隐之心的“人皆有之”上.
道德旁观、道德消费、道德责任、孟子、见牛未见羊、推扩
B82-09(伦理学(道德哲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
2019-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