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尧秧歌戏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隆尧秧歌戏

引用
隆尧县历史上曾为水乡,盛产稻米,隆尧秧歌戏就源于这一带农村劳动人民在插秧、收获劳作时的“稻歌”,由于人们在往返路途上也随时传唱,所以又称“道歌”或“道腔”. 隆尧秧歌戏孕育于明末,产生于清初隆尧东部.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1619年)《隆平县志》记载,民间迎春时,“先朝造土牛耕夫于大门之外,立春前一日,地方官率僚属具朝服列仪卫燕,陈诸歌部杂戏,农夫秉耒耜前导迎春于东郊,设公所奉”.“元宵前后数日,居民门户张灯鼓乐,儿童秧歌、秋千、湖游、诸戏,男妇游行为乐.”那时,甚至丧葬也有“妆戏”演唱.至今,隆尧民间丧葬时,仍沿袭鼓乐和唱戏交陈之俗,不过“妆戏”已变成坐唱而已.这种“儿童秧歌” “妆戏”应该就是隆尧秧歌戏的雏形.隆尧秧歌戏从产生到科班演出又经历了很长的过程,直到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年~1820年)才独立成型并有班社赴外地演出,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2015-02-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2-2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当代人

1005-0981

13-1161/I

2015,(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