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模式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1861/j.issn.1000-9841.2020.04.0564

种植模式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引用
为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黑河43为材料,于2019年在黑龙江省大西江农场进行大豆种植模式大区对比试验.共设计7种种植模式,对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大豆叶面积指数、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垄上四行不等行距模式产量最高,为3 414.65 kg·hm-2,其次是大垄种小垄管模式,为3 384.82kg,hm-2,比试验农场采用的垄上三行种植模式分别提高了7.6%和6.7%,不同种植模式间产量差异显著.垄上四行等行距种植模式结荚期叶面积指数最高,为2.87,与其它模式差异显著.垄上四行不等行距模式的大豆株高和底荚高均最高分别为67.2和16.85 cm.垄上三行模式植株最粗,为5.22 cm,单株粒数最多,为52.06,但百粒重在所有模式中最低,为18.63 g.大垄种小垄管种植模式收获株数最多,达到35.7株,m-3,常规种植模式百粒重最高,为19.85 g,其它指标均处于中等水平.相关分析显示,大豆产量与茎粗、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64、0.762、0.750和0.970.垄上四行不等行距种植模式产量最高,其它指标也有良好表现,综合来看,垄上四行种植模式是较为理想的高产模式.

大豆、种植模式、农艺性状、产量构成

39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16-04

2020-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564-57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大豆科学

1000-9841

23-1227/S

39

2020,39(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