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杂技团,从变戏法到外交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3-8051.2020.17.014

沈阳杂技团,从变戏法到外交

引用
艺海钩沉作为举世公认的“第一杂技大国”,中国杂技历史悠久.约在新石器时代,杂技就已经萌芽.原始部落的猎手将硬木片削制成的十字形猎具,用于旋转打击飞禽走兽,在不断地抛掷中,他们发现猎具受风力影响能够回旋“来去”,于是它便成了氏族盛会中表演的节目,也是杂技学术界认为中国最早的杂技节目《飞去来器》.到了封建社会,艺术化的生活劳动技术、武术技巧表演开始走入宫廷,奔进上流社会.在秦朝,杂技在《史记·李斯传》里是秦二世在甘泉宫看的角抵戏,类似于今天的摔跤表演;在汉朝,则称为百戏,具体到现实,便是张衡在《西宗赋》里生动描写的跳剑丸、走绳索、爬高竿等表演;隋唐时叫散乐,唐宋以后为了区别于其他歌舞、杂剧,才称为杂伎,成为涵盖40多个节目的高水平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不仅不乏由皇室和国家组织的大型杂技百戏演出,还出现了许多技艺高超的宫廷女杂技艺人,被称“掖庭美女”,更引得不少诗人墨客吟咏杂技,如白居易的“袅巨索、掉长竿”,元稹的“前头百戏竞撩乱,丸剑跳掷霜雪浮”……

2020-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9-3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当代工人

1003-8051

21-1009/C

2020,(17)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