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936/j.cnki.1008-3758.2020.04.011
《民法典》中非规范性条款研究
我国民事立法中存在大量非规范性条款,《民法典》继续延续了这一传统.非规范性条款的识别标准是规范性格的缺失,既不具有行为指引和裁判依据的功能,也不具备不完全法条的辅助性功能.《民法典》中非规范性条款可类型化为:宣示性条款、立法目的条款、纯粹道德性条款、学理性条款.《民法典》中非规范性条款产生的原因在于立法者对民法定位的偏差、立法进化理性主义和立法建构理性主义的混同、民事立法成本收益分析制度缺失、民事理论研究水平有待提升、对潘德克顿法学的过分痴迷、混同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界限.《民法典》未来应正确定位民法的裁判法属性排除宣示性条款,正确定位民法的调整规范属性排除目的性条款,正确定位民法的行为法属性排除纯粹道德性条款,正确控制民法解释性条款的数量排除纯学理性条款.
《民法典》、非规范性条款、规范性条款、宣示性条款、立法目的条款、学理性条款、道德性条款
22
D913(法学各部门)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课题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20-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82-8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