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种杀虫剂对中华大刀螂幼虫的毒性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7524/AJE.1673-5897.20120710001

9种杀虫剂对中华大刀螂幼虫的毒性

引用
螳螂是田间控制害虫种群增加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之一.以中华大刀螂3龄幼虫(Para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为受试生物,利用9种常用杀虫剂配制成不同浓度梯度的药剂,通过喷雾法直接暴露,分别测定了LC50和死亡率来评价不同杀虫剂对中华大刀螂毒性和危害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9种杀虫剂对中华大刀螂幼虫的毒性(LC50值)差异很大,用药后24 h的LC50在0.7182~347.7962 mg· L-之间,LC95在8.8057~1 734.5650 mg·L-1之间;用药后48 h的LC50在0.3564 ~ 193.6887 mg·L-1之间,LC95在3.8958~l 548.3258 mg·L-1之间;用药后72 h的LC50在0.2232 ~ 1153391 mg·L-1之间,LC95在1.7730 ~ 530.6462 mg·L-1之间.不同杀虫剂对中华大刀螂幼虫的毒性差异最高达到543.46倍.毒性大小依次为,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联苯菊酯>毒死蜱>噻虫嗪>茚虫威>吡虫啉>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原粉(Bt).根据田间推荐浓度处理的死亡率判断,毒死蜱、联苯菊酯、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为有害水平,Bt为中度有害水平,吡虫啉、茚虫威、噻虫嗪为微害水平,阿维菌素接近无害水平.根据LC50与田间推荐浓度的比值判断,阿维菌素、吡虫啉对螳螂种群数量不会产生太大影响;Bt、茚虫威和噻虫嗪对螳螂种群数量会产生一定危害;而毒死蜱、啶虫脒、联苯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将严重影响螳螂种群数量的稳定性.在24 ~ 72 h范围内,不同杀虫剂LC50和LC95随施药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说明暴露时间越长毒性越大,危害程度也越大.建议在中华大刀螂生活范围内减少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啶虫脒和毒死蜱的施用,推荐杀虫剂田间使用量时,除考虑对防治对象的防效,还应考虑对天敌种群的危害,提高药剂使用安全性,保护天敌种群的稳定性.

杀虫剂、中华大刀螂、毒性、致死中浓度

8

X171.5(环境生物学)

化学品毒性高通量生物测试与评价技术2012AA06A302;科技部86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重大项目

2014-12-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435-44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态毒理学报

1673-5897

11-5470/X

8

2013,8(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