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电催化剂电子结构促进锂硫电池多硫化物催化转化的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016/S1872-2067(21)63984-0

调控电催化剂电子结构促进锂硫电池多硫化物催化转化的研究进展

引用
锂硫电池具有高的理论能量密度(2600 Wh kg–1),是传统金属氧化物正极和石墨负极组装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3–5倍.同时,锂硫电池以单质硫作为活性物质,具有环境友好及价格低廉的优势,因此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电化学储能系统之一.然而,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障碍,比如单质硫和放电产物硫化锂的绝缘特性,活性物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以及多硫化物穿梭导致的活性物质不可逆损失、低的库伦效率及差的循环稳定性等.对于单质硫及放电产物的绝缘特性,可通过构建高导电的网络结构或者减小硫颗粒尺寸来克服.对于充放电过程中活性物质的体积变化问题,可通过制备柔性电极或者设计具有分级多孔的三维网络结构材料来克服.唯独对多硫化物的穿梭问题,还没有找到一种方案来有效解决.锂硫电池前期的研究工作主要通过调控载体材料的物理结构实现对多硫化物的物理及化学吸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多硫化物的穿梭.然而多硫化物穿梭的产生不仅仅与多硫化物的迁移扩散有关,更与载体材料界面处多硫化物迟缓的氧化还原转化有关.当载体材料界面处多硫化物无法实现快速转化时就会导致界面处多硫化物的富集,进而导致严重的穿梭效应.因此,引入各类电催化材料来加速多硫化物的氧化还原转化被认为是更有效抑制穿梭效应的策略之一.目前已报道的锂硫电池综述大多侧重从催化材料本身的物理及化学结构特性出发进行归纳总结,但是对于催化材料本身的电子结构与催化活性间的关系鲜有探讨.实际上,电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在改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进而加速多硫化物氧化还原转化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合理调控电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对于抑制穿梭效应,进而提高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全面概述了锂硫电池中电催化剂电子结构的调控策略,包括但不限于空位工程、杂原子掺杂、单原子掺杂、能带调节、合金化及异质结构工程等.此外,分析了设计高效电催化剂,构建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锂硫电池的未来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

锂硫电池、催化效应、电子改性、穿梭效应、氧化还原动力学

43

O643.32;TM912;TE624.4

2022-11-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0页

2946-296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催化学报

0253-9837

21-1195/O6

43

2022,43(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